苗族建筑

来源:融水苗族自治县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

发布日期: 2021-08-19 09:50    |  作者: 融水苗族自治县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

1、吊脚楼
  苗家木楼也叫“吊楼”,为融水苗族世俗传统民居,在湘西、鄂西、贵州地区的吊脚楼也很多。吊角楼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从前的吊脚楼一般以茅草或杉树皮盖顶,也有用青石板盖顶的。苗族的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上,分两层或三层。最上层较矮,只放粮食一般不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作牲口圈。两层者则不盖顶层。一般以竹编糊泥作墙,以草盖顶。

  苗族山寨,村民居住的是吊脚楼。苗族大多居住在高寒山区,山高坡陡,平整、开挖地基极不容易,加上天气阴雨多变,潮湿多雾,砖屋底层地气很重,不宜作息起居。因而,苗族山寨历来依山抱水,能工巧匠用本地盛产的杉木,构筑一种通风性能好的干爽的木楼,叫“吊脚楼”。苗族的吊脚楼建在斜坡上,把地削成一个“厂”字形的土台,土台下用长木柱支撑,按土台高度取其一段装上穿枋和横梁,与土台平行。吊脚楼低的七、八米,高者十三、四米,占地八、九十个平方米。屋顶除少数用杉木皮盖之外,大多盖青瓦,平顺严密,大方整齐。吊脚楼一般以四排三至五间为一幢,有的除了正房外,外延还搭了一两个“偏厦”。每排木柱一般9根,即五柱四瓜。每幢木楼,一般分三层,上层储谷,中层住人,下层楼脚围栏成圈,作堆放杂物或关养牲畜等。住人的一层,旁有木梯与楼上层和下层相接,该层设有走廊通道,约1米宽。堂屋是迎客间,两侧各间则隔为二三小间为卧室或厨房。房间宽敞明亮,门窗左右对称。有的苗家还在侧间设有火坑,冬天就在这烧火取暖。中堂前有大门,门是两扇,两边各有一窗。中堂的前檐下,都装有靠背栏杆,俗称“美人靠”。大多数吊脚楼在二楼地基外架上悬空的走廊,作为进大门的通道。堂屋外的悬空走廊,安装有独特的s形曲栏靠椅,苗语叫“嘎息”(ghabxil),民间有一美称叫“美人靠”,这是因为姑娘们常在此纺纱织布、挑花刺绣,向外展示风姿而得名。其实“嘎息”还用作一家人劳累过后休闲小憩、纳凉观景、讲述传承苗族神话和迁徙历史,以及演唱《苗族古歌》、“嘎百福歌”的多功能凉台。外设长廊、置板凳,便于夏夜乘凉、唱歌、闲聊。中厅设有火塘,置三脚灶,上部吊禾坑,烘烤谷物或其他食物。火塘两头隔开作内房,供住宿。

  吊脚楼是苗族传统建筑,是中国南方民族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吊脚楼是苗乡的建筑一绝,它依山傍水,鳞次栉比,层叠而上。是苗族最具特色的建筑。每栋木楼分上下两层,按木楼的大小不同,下层从2-6排不等,因房子建在山坡上,地势不同。里层一排为短柱,外面一排为长柱,柱子的上截柱头都凿有“十”字眼,用粗方条连成整体,为了支撑木楼的重量,下层屋多选用粗大的老杉木作柱子。最为奇特的是上下两层柱子在结构上是截然分开的,各自成体系。建房的时候先建底层,再建上层。上层屋柱的柱脚全“坐”在下层柱头向外伸出的横梁尾端上,垂下来约有一尺来长的柱脚就叫做“吊脚”。苗胞久住在高山,一年多数时间雾锁云绕,但木楼较干燥,一般不容易患风湿,但木楼较易燃烧,近年来,较富的苗胞也兴建砖混房,但模式仍有所雷同。木楼中厅,干净整洁,宽敞明亮,它不仅是苗族吃饭、休息、祭祀的场所,也是苗族人民讲故事、唱苗歌、吹苗笛、拉果哈和男女谈情说爱的地方。它成了苗族独特的文化事象――火塘文化。
吊脚楼的形成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原因。据建筑学家说,苗族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在山地条件下富有特色的创造,属于歇山式穿斗挑梁木架干栏式楼房。从历史来看,苗族的建筑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肇始于环太湖地区苗族祖先蚩尤所在的九黎部落集团,他们参与了环太湖地区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创造。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考古发现证实了苗族先民的民居就是干栏式建筑。修建吊脚木楼的地基必须是把斜坡挖成上下两层;每层进深各为6米多,各层面积约100平方米。上下两层相差约4米多,层与层之间的山壁和外层山体用石头砌成排水保坎。建房时,将前排落地房柱搁置在下层地基上,最外层不落地房柱与上层外伸出地基的楼板持平,形成悬空吊脚,上下地基之间的空间就成为吊脚楼的底层,这就是所谓的“天平地不平”的吊脚楼特点。吊脚楼采用穿斗式结构,每排房柱79根不等,在柱子之间用瓜或枋穿连,组成牢固的网络结构。柱子、墙壁和地坂全是用杉木条和杉木板制作,屋檐、柱端和前门上方大部分沿习传统风尚,或雕龙画凤,或刻画出花、草、虫、鱼、葫芦等饰物。建造木楼不用一钉一铆,用凿子将立柱挖成榫眼,再用梁条或榫夾串通含接稳固,墙壁也是开阴阳沟槽镶嵌起来的,因此十分牢靠,经年累月,不易倒塌。楼前楼后多种植竹木、果树。村寨中的小巷常用石块砌垒而成,或曲折互通,或拾级而上。村前寨后,梯田层层,林木葱茏,宛如画图一般赋有诗意。
  按传统,祖宗圣灵的神龛要设在二楼的中柱脚。苗族人民认为在吊脚楼里有祖先的圣灵日夜庇荫,阖家方能兴旺发达,人人皆可健康平安。楼的板壁用刨光的杉木板封装。?每间的窗棂子用木条拼成形状不同的图案。各间的房门均为独扇,惟有堂屋大门为两扇。富裕人家还在大门上刻有龙凤浮雕。大门上方,两头安装有两个门当木雕,门当的另一头成牛角,俗称“打门锤”。正中间为堂屋,堂屋两侧的立帖要加柱,楼板加厚;因为这是家庭的主要活动空间,也是宴会宾客、笙歌舞蹈的场所。有少数人家在正对大门的板壁上安放有祖宗圣灵的神龛。神圣的家庭祭祖活动就在堂屋进行,一般情况下,左右侧房作为卧室和客房。三楼多用半存放粮食和种子,是一家人的仓库;如果人口多,也装隔出住人的卧室。厨房安置在偏厦里。建筑的空间合理分割组合,以祖宗圣灵神龛所在的房间为核心,再向外延伸辐射。家庭成员在这样的空间组合下生活,无形中便被祖宗圣灵所在的堂屋的空间引力所凝聚,从而折射出家庭的团结增强了亲和力。祖先崇拜的苗族传统宗教,在吊脚楼的民居建筑上被充分完美的体现出来了苗族的吊脚楼建在斜坡上。祖先崇拜的苗族传统宗教,在吊脚楼的民居建筑上被充分完美的体现出来了。


(吊脚楼)

2、芦笙坪

苗族酷爱芦笙,也特别注重芦笙文化设施的建设。自古以来在建村立寨的同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在寨子的中心地带建立一个具有一定格局的芦笙坪。这是苗寨的显著标志。

芦笙坪面积约有一个篮球场大小,四周都是吊脚木楼。坪中央竖立一根雕刻有锦鸡、水牛角、龙等图腾物的芦笙柱。有的芦笙坪还专门用卵石围绕芦笙柱排列镶砌成各种图案。芦笙坪是经过众议开辟留下的,任何人不得侵犯和占用,也不能堆放杂物,是全寨的公共财产。

芦笙坪主要是供人们吹笙踩堂、举行芦笙打同年仪式、芦笙比赛的场地,同时它又是寨里聚众议事、迎宾送客、苗歌比赛、文艺表演和电影放映,以及各种重大活动的地方,是苗族人民公益性的、多功能的文化娱乐场所。


(芦笙坪)



3、芦笙柱

每当过苗年、春节或其它盛大节日,苗寨的男女老少穿戴盛装聚集芦笙坪上,围绕着坪中央一根高约十来米、雕刻精致的柱子吹芦笙,跳踩堂舞。这根柱子即是人们常说的芦笙柱,苗语称之为“栋嘎”。

芦笙柱上有几种雕饰,每样雕饰都有其来历与传说。

锦鸡模型。传说远古时候,天界人拉鼓热闹极了,地界人经常上天去看热闹,把小孩留在家里。一天,一个叫雅由的大娃仔不幸被老虎咬,上天看热闹的人都跑下来救人,挤断了天桥。从此,地界人无法再上天看拉鼓。天界人见人间日子枯操,就将鼓放下来,不料鼓被卡紧在悬崖里,人们四处找不到,多亏锦鸡把鼓的下落告知人们,并将鼓拔了下来。人们为了感谢锦鸡的功劳,就用木头雕刻成锦鸡模型安在芦笙柱顶端,表示纪念和感恩。

水牛角模型。也与锦鸡传说有关。话说锦鸡把鼓从悬崖上拔出来后,不料掉进深河里,是水獭把鼓的下落告诉人们,人们拿绳子请水獭将鼓系紧,请来大力士水牛牯帮拉上岸。人们感激水牛,就用木头雕刻一对水牛角模型,安在芦笙柱中点偏上一些。

龙模型。缠着柱子尾朝上头朝下的龙,那是出于苗族龙图腾。意思是地上的龙,水里的龙,都朝着我们寨子来,我们寨吉祥大利,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至于安在芦笙柱下方的十字架模型,那纯属是为了供人们在吹芦笙时,倚放和挂靠芦笙而特意设立的。



(芦笙柱)

4、晒   楼

晒楼在苗族建筑中是一种别具风格的建筑物。

住在吊脚木楼里的苗族,每家每户都在主楼前面,或者偏夏一侧,构建一个与主楼二层持平的晒楼。晒楼用四根杉木竖立在四角作柱,呈正方形或长方形,上面架设桁条,再用片竹板或者长条木铺平在桁条上即成,面积在25——30平方米之间。晒楼可晾晒禾把、稻谷、杂物,晾挂染布、衣物,又作供人休闲乘凉的场所。

每年秋冬时节,香糯禾收剪了,油菜籽上榨了,姑娘们将织布机移到晒楼上,织锦挑花,比试手艺。晚上,晒楼上挑起灯火,老年人在这里拉起果哈唱古歌,年轻人在这里唱情歌,小孩在这里唱学校里教的歌。清脆悠扬的苗笛声,深沉厚重的果哈声,朝气蓬勃和稚嫩活泼的歌声,不时从晒楼上飘向四周,让人们对生活充满憧憬,对未来寄予希望。

(晒楼和主楼)



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主办 地址:融水镇拱城街17号
联系方式:rswg@163.com 联系电话:0772-5122412
网站标识码:45022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