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融水

【献礼70周年县庆·成就展示篇】十年交通大变化 铺就乡村振兴新道路

来源: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 2022-11-16 15:30    |  作者: 交通局




近年来,融水苗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在自治县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目前,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1630.46公里,全县20个乡镇全部通水泥路、沥青路,198个行政村水泥路硬化率达100%。20户以上自然屯全部通硬化路。


公路建设方面:十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快速、高质量推动公路建设,投入约182.84亿元,建设97.25公里的高速路、352公里的二级路、77公里的三级公路、1177.86公里的乡村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为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县委、县人民政府加大项目资金筹措力度,全面启动乡乡通二级公路建设,新建桥梁12座,大力实施乡村公路提级、提升改造,全面建设20户以上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

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162.8亿元,实现三江至柳州,融水至河池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融安至从江高速一期工程加速推进,二期工程已进入实施前期准备阶段,龙胜至峒中高速融水段前期工作已进入设计阶段。
已建成二级公路207km,洞头镇、安太乡、大年乡等13个乡镇实现二级公路贯通。续建的融安至安太高速公路及产儒至同练、省道S208融水段等6条188.38km二级路加快推进。预计年底新增4个乡镇通二级公路,2023年底前将实现“乡乡通二级路”的目标。届时,二级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410多公里,位居全市各县区第一。
服务于旅游景区景点的55.5km三级公路基本建成,完成乡村公路提级、提升改造1177.86km,实现了100%行政村通水泥硬化路目标,全面完成通20户以上自然村屯道路硬化3129km。同步建设公路生命防护工程,把安全防护工程延伸到乡村。
路网布局进一步完善,公路等级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安全,较好发挥了“四好农村路”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2017年荣获“四好农村路”全区示范县称号,2018年获得“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命名。

公路养护方面:十年来,实施农村公路(县、乡、村道)路面改善提升(大中修)工程118.8公里、改造危桥15座、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1451.92公里。农村公路(县、乡、村道)通车里程从“十三五”统计的1679.741公里增长到2021年末统计的1826.732公里,增加146.991公里。
大力推进“美丽农村路”和公路文化建设,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建立以县级总牵头,乡、村分级负责、覆盖全县农村公路的路长责任率达到100%。

道路运输方面:全县共有道路旅客运输企业3家,拥有各类道路旅客运输县内线路161条、营运客车260辆;城市公交企业2家,城市公交车118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100台;出租汽车企业2家,出租汽车58辆,均为新能源出租车。全县乡镇建制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100%。
目前,全县城市公交线路在城区形成城市客运网络,并在各客运站点与农村客运有效衔接,实现客运方式的无缝对接,方便群众换乘。融水已经初步形成了“外联周边县(市),内通县城区,辐射各乡镇,覆盖行政村”,以县乡道路为纽带,纵横交织,点线结合的城际、城市、城乡、乡(镇)村四级城乡道路客运网络。

为促使农村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利用,融水全力推进农村物流体系建设,除邮政物流已普遍进驻广大行政村外,随着国家行政职能服务型工作方法的转变,县交通主管部门以“加强监管,重在服务”为宗旨,转变工作方法,大力发展以客运+旅游+物流为一体的主要运输模式。积极与相关部门和企业对接,将融水符合条件及现有的乡镇客运站改建设成集客运、小件快运、物流配送、旅游、商超等于一体的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在改善乘客候车环境的同时,还兼具旅游集散、农产品供销超市等服务功能,助力乡村振兴。
展望“十四五”,融水全县交通发展前景广阔,任重道远。“十四五”期间,融水将紧紧围绕交通强国战略,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着力构建“建、管、护、运”四位一体的道路交通新格局,营造畅、安、舒、美的交通服务环境。

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主办 地址:融水镇拱城街17号
联系方式:rswg@163.com 联系电话:0772-5122412
网站标识码:4502250002